2013年12月26日 星期四

[基礎觀念解釋] 錄音的訊號走向 Audio Signal Flow


by 在台灣爽爽的阿翔

今天終於來到了約人見面以及早起的一個空檔。翻閱錄音網站時赫然想起我完全遺漏了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就是數位錄音的訊號走向。

什麼是訊號走向?就是聲音從類比世界進入數位電腦到放出聲音回到類比世界的過程。看過前面那麼多篇文章,相信大家對這個基本的錄音法則已經有了大致的瞭解;不過,當你完全瞭解了聲音是如何在數位和類比世界遊走,你就大致瞭解了數位錄音的原理。

這裡給大家介紹的是最最精簡版的訊號走向圖,大家務必牢記所以將來可以多加活用。



感謝Tweakheadz提供圖表XD


哇,好複雜,甚麼東西,所以我決定先來介紹另一個叫做input stripe 的東西。

感謝Mackie公司提供圖片(喂


大家可以看到,這混音器上一條條的垂直分割就叫做一個Input stripe。

他的組成是:麥克風/Line輸入,前極(gain),壓縮器(compressor),EQ,左右平衡(pan),最後是fader(大陸翻推桿...看你要不要用啦)。

大家可以看到,麥克風或吉他接上最上面的輸入口時,訊號就沿著剛剛所說的順序,由上往下,一路到了fader的地方。這邊通過各種按鈕和線路會送到主輸出,也就是master/main put的那條(在最右邊,雙軌的輸出)。

這樣把中間東西忽略不計,就組成了最基本的input stripe。這就是混音器接收類比訊號,然後通過數位面板加上一堆效果各種增益,再輸出音訊的基礎。各種戶外表演、Live house做場的PA就是這樣控制聲音的,基本中的基本阿。


如果大家都瞭解這一連串的過程,那麼我們就再來看看這張圖片。如果以上還沒瞭解,歡迎提問或去念書...

再度感謝Tweakheadz提供~

這張圖簡單的解釋數位錄音的兩種方法-- MIDI和類比音訊--是怎麼進到電腦裡,又是怎麼出來的這個過程。

有了上面input stripe的觀念,看到紫色線條的部份應該不難懂。紫色線條就是類比輸出,通通可以接到混音器上面再透過監聽喇吧輸出。

那麼,紅色線條的部份,就是聲音如何轉換成數位訊號送進電腦軟體(DAW)的過程。希望大家還記得,音效卡/錄音介面就是把類比聲音轉換成數位音訊的媒介。這張圖裡面所寫的混音版沒有接到電腦的功能,所以需要一張錄音介面來幫忙。但是越來越多混音器有了連接到電腦的功能,所以擇一使用即可。
(註:混音器的輸出都是雙軌Stereo音訊,不管你有幾個樂器。而高級的控制器則具備分軌輸入的功能,也就是無數個錄音介面的輸出被裝在了混音器上面,再連接到電腦這樣。他和電腦軟體完全同步,是現在專業錄音室的標準配備。)

綠色線條的部份就是所謂的MIDI,要注意,MIDI是完全的數位訊號,也就是1和0組成的資訊,是沒有聲音的。但是只要MIDI鍵盤有類比輸出,也可以當作普通鍵盤使用。

另外,效果器的概念近似於輸出回送(send and return)的概念,這個以後我會再解釋。現在大家只要知道,效果器是輸出的聲音加上效果,再送回整個系統的一個概念。同一個輸入上使用超過一個的效果器是串聯的概念,所以不同的排列組合對於聲音都會有所影響。

知道了訊號是如何傳遞的不但可以更瞭解數位錄音的原理,還可以在遇到狀況時知道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例如,麥克風輸入有訊號,但是聲音出不來,為什麼?之類的

那麼,阿翔我也在這篇稍微詳盡的解釋了訊號的流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這次的錄音誌就這麼到此為止啦,祝各位新年快樂!!


2013年12月5日 星期四

[宅錄系列肆] 麥克風的組成



好的,終於來到我在學習錄音中最喜歡的部份了,那就是麥克風。

麥克風是個超級重要,也超級好玩的東西。所以說麥克風之於錄音,大概就像捕手之於投手,之類的。

大家都知道,訊號分成類比(analog)和數位(digital)兩種,而除非我們使用MIDI錄音,所有的樂器都是發送Analog訊號。但是,如今不在盤帶上錄音的數位錄音世紀,掌握把類比轉換成數位這個階段,就決定了大部份的錄音品質。因此一些有名的麥克風可以賣高達三、四千美金的價位,再再讓人體會到錄音真是有錢人玩得...不是,是麥克風的重要性。

我教授喜歡用打仗來形容錄音。他說,每首歌從錄音到完成都有四道防止聲音破壞的防線,而我們最好在第一道防線就死守住,那第一道防線就是選擇適合的麥克風。

(阿那個,剩下的防線之後有空再說。

那既然麥克風如此的重要,當然要先瞭解他的特性,才能夠做出理智的判斷嘛!所以今天(隔了許多週真不好意思)要來介紹的就是決定麥克風聲音的三大組成:Frequency response (頻率反應), Dynamic/Condenser(動圈式/電容式), Pick-up Pattern (指向性)。有時候我們會說,有些麥克風就是"天生"適合錄某些樂器,或是常有人推薦錄某些東西時選擇某種麥克風,就是將這些特性考慮進去。

Frequency Response 

這到底是甚麼東西呢...恩,要理解這東西對聲音有什麼影響,首先要知道什麼是頻率。上過物理課都知道,頻率就是某時間內同東西發生的次數,單位為Hz。在聲音來說,這個frequency泛指聲音的音波,再粗略分成:低頻(20-80Hz)、高低頻(80-500Hz)、中頻(500-1800Hz)、高中頻(1800-5000Hz)、低中頻(5-9kHz)、高頻(9kHz-16kHz)。

而每一個頻率波段都有他的聲音特色,例如低頻就像是引擎運作的隆隆聲,中頻像是人說話。重點來了,由於每種需要錄的東西都有其聲音特色,因此我們將根據如何能反應出需要的聲音頻率或其音色來作為選擇麥克風的標準。

當然你可以說,這些在後期的EQ都可以調,不過記得,麥克風是捕捉聲音的第一道防線,能在一開始就解決問題總比之後好。


上面這張圖是Shure SM 58的頻率反應。他基本上是告訴我們1. 他能夠錄到的頻率範圍,以及2. 他哪個部份比較靈敏或不靈敏。

我們可以看到,SM58可以錄到從約50Hz到15000Hz的聲音,然後基本上在低中頻開始的部份是平的,但是在中高頻的地方反應比較靈敏(或是說,增加了那段頻率的表現),然後在低頻和高頻的地方降低的靈敏度。

從這個表我們可以看到,這SM58不適合錄大鼓,因為低頻的地方表現不佳。SM58也不適合錄弦樂器,因為高頻部份表現不佳。那麼SM58適合啥呢?他中頻~中高頻部份表現突出,最適合錄人聲,同時也保留了極大的還原性。


上面這隻是SM57,通常被喻為“可以錄任何東西”的麥克風,或是小鼓麥克風。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他的反應基本和SM58相差無幾,那為何SM58沒有SM57在錄音室中常見呢?(註,SM代表 Studio Microphone)

好吧,現實中這隻麥克風大多數用在舞台表演的原因是...他長得像個講話的麥克風。

是吧????

而SM57細長的設計讓他更適合被擺在各種位置,例如小鼓上面。


當然,SM58在中高頻的增幅要比SM57來的更順更多一點。這些都會成為選用麥克風的考慮之一。

以上是Rode NT1-A的頻率反應,同樣也是大量被使用在宅錄或是小型錄音室的麥克風(不是每個人都買的起好貴好貴的德國牌),主要用來錄主唱和吉他。

為什麼呢?首先這個麥克風的頻率反應相當的廣,人耳能聽到的頻率都可以收到,但是他在高低頻和中高頻以上的部份小小的推了一點。這樣的設計讓聲音渾厚又不失明亮度,也適合吉他這個頻率約在中高頻的樂器,增加清脆度。

以上就是先這樣啦的麥克風介紹。另外,大家熟知頻率範圍對於之後的錄音相當有幫助,對於自己耳朵的靈敏度也有幫助。畢竟,麥克風就是電腦的耳朵,而錄音師就是藉著這些原理來修飾出讓人耳覺得好聽的聲音。

那麼,拖了很久的更新先到一段落,下次我們再來講麥克風的驅動方式。






好了現在就是下一次。我覺得還是把他們並在一起講好了,超多讓大家一次看個夠,是不是覺得佛心來的呀。

進入正題!接下來講的是麥克風的驅動方式。其實麥克風有三種,一種是Dynamic,一種是Condenser,另一種是Ribbon。

因為我本身也不是很瞭解Ribbon麥克風、而且大家可能比較少接觸這種麥克風的關係,我在此決定簡單告訴大家,Ribbon麥克風是用鋁帶震動產生訊號的麥克風。如果你真的有機會使用他的話,只要牢牢記住一點,千萬不要使用Phantom power,不然你的ribbon mic就會被燒壞,然後你就要花好多好多錢去修他。嘖嘖。

好!接下來進入主題!

Dynamic/Condenser Mic


恩,所謂的麥克風驅動方式牽扯到物理,相信大家多少都有學過一點。那麼,dynamic和condenser最基本的區別在哪呢?

我本來想做一個表格,但是我有點懶,就直接講了吧!

首先是Dynamic,中文翻做動圈式,顧名思義,他裡面有個線圈和磁體,接受到聲波之後就會震震震震震...的把聲波轉換成電流訊號,就是這樣。




通過這種方式接收聲音的麥克風有幾個特點:

第一,他不敏感。因為透過震動永久磁鐵的方法所產生的電流相對小,對於比較小的聲音也就比較難以接收到,得要看麥克風前極的能耐,而且對高低頻的表現也不是那麼理想。

第二,他能接受相當大的聲音訊號。因為他很不敏感,所以特別適合收非常大的音量,例如鼓和吉他音箱等等。

第三,他很耐用。由於他本身沒有精密的電子迴路,基本上完全是純靠物理移動來轉換聲波的媒介,所以如果你想要殺人於無形,可以隨手抓起身邊的SM57...哎呀不是,是說,如果你不小心把他從三樓丟下去,他可能都還是好好的。

第四,他相對便宜。因為他本身的特性,導致他成本較低,簡單直接好用。



簡單來說,Dynamic的缺點同時也是他的優點,讓他被廣泛的使用在舞台表演和錄音室鼓組吉他音箱錄音等等。有些搖滾樂團偏愛這種麥克風不加修飾的特點,而堅持在錄音室錄人聲時也要使用這種麥克風。個人認為,只要搭配一個好的前極,Dynamic也能錄出相當好的人聲。


Condenser Mic


Condenser Mic就是電容式麥克風,顧名思義,他需要靠電來驅動。他有兩片通電的薄膜(Capsule),靠著接收聲音時的震動改變兩片金屬片之間的距離產生電流訊號。中間有無數複雜的物理公式,而阿翔物理很爛,還是直接上圖。


好吧,舉一反三時間到,我很想說他和Dynamic是相反的,但是其實不盡然。

第一,他需要外接一個電源,不管是內裝電池還是mixer或pre-amp上的Phantom power。這裡解釋一下,phantom power (幻象電源)和四驅車沒有關係。他是指一個輸回麥克風電路裡,看不見的電源供應。可以把他想像成麥克風的插座,如果這樣會比較好理解。

第二,他很敏感。因為金屬片很輕,所以只要輕微的聲波就可以讓他震動。對於各頻率的接收表現都相當好。

第三,由於他很敏感,請小心輕放。特別大的音訊容音打爆他。不小心掉地毯上可能都會對他造成永久性傷害。所以你看到這些condensor mic被小心的收在防潮箱,包滿了海綿墊,而Dynamic mic則隨便的被裝在皮套裡亂扔就是這麼回事。

第四,他相對比較貴。因為他精密零件比較多,製造過程複雜,就算一個啥附加功能都沒有的condensor價錢也可以比一個附帶了降低低音收音的Dynamic麥克風貴。有些Condensor mic的價錢更是達到人神共憤的程度,會讓你有種...憑甚麼阿...!!!的感覺。

有人會說Conderser是高級錄音使用的。老實說,你不能完全反對,畢竟金錢和保養的需求就遠遠高於Dynamic。但是說到錄音品質的話我覺得是見仁見智。記住,所有的麥克風特性都是為了讓你能夠根據狀況選擇最匹配的麥克風來使用。假設今天有個EMO團來錄音室嘶吼,哪怕是個大團給你很多錢,我想你大概也不會給他一支condenser mic來唱...大概就是這樣的一個概念。



Pick-up Pattern


麥克風的第三個組成,就是他的pick-up pattern,中文翻做指向性。指向性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Cardioid (心型指向)

Bi-directional (雙指向式)

hyper-cardioid (超心型指向)

Omnidirectional (全指向)

Shot Gun (槍型指向)

要如何看這個圖,還得先牽扯到麥克風哪裡是前面。答案很簡單,那個有Logo圖案或是有燈的那邊是正面。然後就得看這個麥克風是Front-address,還是Side-address。這個簡單翻譯就是,麥克風到底是從前面(頭)收音,還是從旁邊收音。這個會影響到你如何擺放麥克風還有錄音的品質,必須熟知自己的麥克風特性。

大部份的Dynamic麥克風都是Front-address麥克風,所以把麥克風的頭對準聲音來源才能最大化他的收音能力。 而許多大的condenser麥克風都是side-address的,所以要把麥克風直放,然後將正面對準聲音來源。

那麼,這種圖要怎麼看呢?

根據他收音方向的不同,以平放或直放畫一個水平的圓,0度是收音方向的正前方,依此類推。

舉例來說,今天用一個心型指向的麥克風,如果有人在後面講話,那基本上聲音是收不到的。這是甚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把他擺在一個很吵雜的環境中,他只會專著在收他前面的聲音上。SM58是一個經典的Dynamic,Front address、心型指向麥克風,這也就是為何他非常適合在舞台上使用。主唱可以在任何地方唱,都不會因為別的方向太吵而造成feedback。

在舉例,今天有一個會議要錄音紀錄,那我們可以在桌子中間擺一個全指向性的麥克風,他會平均的收到每個方向傳來的聲音。

最後,我要特別提到Shot gun麥克風。這種麥克風被廣泛的用在電影現場收音中,為什麼呢?因為他據有非常強烈的指向性(同時他也是電容式麥克風)。沒錯,他或多或少會收到左右後面的聲音,但是前面的指向性相當敏感,所以適合在會遇到各種環境下的電影現場錄音。今天就算只能在遠處收音,他也有辦法把指到的地方的聲音收到。



好啦,這就是麥克風的基本組成。更高階的麥克風會有不同的功能,製作的精密程度也不同。對於想要自己進行宅錄唱歌的朋友們,建議先從低階的電容式麥克風開始買起,因為他對人聲的敏感度高,錄音表現也相對好。

以上,就是這次的麥克風介紹!到此為止,你已經認識了所有錄音的基本常識,應該可以拿起樂器或麥克風,開始你第一次的錄音了!